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22,分7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瑯瑯
豁然
濯濯
習習
的的
鱗鱗
淅瀝
騰騰
故故
得得
淅淅
烈烈
丁丁
田田
滴滴
《國語辭典》:瑯瑯  拼音:láng láng
擬聲詞:(1)形容金石相擊的聲音?!稌x書。卷九二。庾闡傳》:「質清浮磬,聲若孤桐,瑯瑯其璞,巖巖其峰。」(2)形容清朗的讀書聲。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誦聲瑯瑯然,與藥鼎沸聲相亂。」清。嚴復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詩:「孤山處士音瑯瑯,皂袍演說常登堂?!?3)形容蛇皮鼓的聲音。元。湯式〈風入松。題貨郎擔兒〉曲:「數聲何處蛇皮鼓,瑯瑯過金水橋東?!挂沧鳌覆滑槵槨?、「不朗朗」。
《國語辭典》:豁然  拼音:huò rán
1.開闊的樣子。唐。劉長卿〈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詩:「豁然萬里馀,獨為百川雄?!?br />2.覺悟的樣子。《晉書。卷四三。樂廣傳》:「客豁然意解,沉痾頓愈。」
3.暢達的樣子。如:「豁然貫穿」。
《國語辭典》:濯濯  拼音:zhuó zhuó
1.光明?!对娊?。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jié)h。毛亨。傳:「濯濯,光明也?!?br />2.清朗、清新。唐。喬知之 折楊柳詩:「可憐濯濯春楊柳,攀折將來就纖手。」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題畫文殊普賢〉詩:「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br />3.形容山上沒有草木?!睹献?。告子上》:「牛山之木嘗美矣,……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4.肥壯?!对娊?。大雅。靈臺》:「麀鹿濯濯,白鳥翯翯。」明。徐復祚《投梭記》第一九出:「體濯濯以馴肥,常侍姬文于靈囿?!?/div>
《國語辭典》:習習(習習)  拼音:xí xí
1.舒和的樣子?!对娊?。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赋弥@春光融融,和氣習習,憑在欄桿上,留連痛飲。」
2.飛動的樣子?!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3.盛多的樣子?!段倪x。左思。魏都賦》:「習習冠蓋,莘莘蒸徒?!?br />4.行走的樣子?!段倪x。張衡。東京賦》:「肅肅習習,隱隱轔轔?!?/div>
《國語辭典》:的的  拼音:dì dì
1.昭著明顯的樣子。唐。吳融 西陵夜居詩:「漏永沉沉靜,燈孤的的清?!?br />2.特特、專為?!抖鲙肪砦澹骸笘|傾西側的做些腌軀老,聞生沒死的的陪笑?!?/div>
《國語辭典》:鱗鱗(鱗鱗)  拼音:lín lín
形容像魚鱗層層般排列。南朝宋。鮑照上潯陽還都道中作〉詩:「鱗鱗夕云起,獵獵晚風遒?!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南鄉(xiāng)子。霜降水痕收〉詞:「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div>
《國語辭典》:磷磷  拼音:lín lín
1.水流清澈,光影閃映的樣子。三國魏。劉楨〈贈從弟詩〉三首之一:「汎汎東流水,磷磷水中石。」唐。張九齡 自豫章南還江上作詩:「歸去南江水,磷磷見底清?!顾?。劉敞 雜詩效阮步兵:「我徂何往?于彼淮濱。俯玩其流,清波磷磷?!挂沧鳌隔贼浴埂?br />2.重疊突出的樣子。唐。杜牧 阿房宮賦:「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埂段饔斡洝返谖濉鸹兀骸皋D過山崖,只見那亂石磷磷,翠崖邊有兩扇石門,門外有許多小妖,在那里輪鎗舞劍?!?br />3.色澤鮮明的樣子。漢。司馬相如 上林賦:「蜀石黃碝,水玉磊砢。磷磷爛爛,采色浩汗?!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263' target='_blank'>朱慶馀 舜井詩:「碧甃磷磷不記年,青蘿鎖在小山顛?!顾?。邵雍 亂石吟詩:「徒有碌碌青,亦有磷磷白?!?/div>
《國語辭典》:轔轔(轔轔)  拼音:lín lín
車行聲。唐。杜甫 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div>
《國語辭典》:淅瀝(淅瀝)  拼音:xī lì
形容風雨、霜雪、落葉等聲音。《文選。謝惠連。雪賦》:「霰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埂都t樓夢》第四五回:「又聽見窗外竹梢蕉葉之上雨聲淅瀝,清寒透幔,不覺又滴下淚來?!?/div>
《國語辭典》:騰騰(騰騰)  拼音:téng téng
1.氣體盛大上升的樣子。如:「山中霧氣騰騰,景物忽隱忽現?!?br />2.動作遲緩的樣子。如:「就要來不及了,你還慢騰騰的收拾行李?!?br />3.旺盛的樣子。如:「殺氣騰騰」。
4.悠閒懶散的樣子。唐。李中〈秋日途中〉詩:「信步騰騰野岸邊,離家都為利名牽?!?br />5.擬聲詞。形容擊鼓的聲音。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立部伎〉:「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風雷磨。」
《國語辭典》:故故  拼音:gù gù
1.屢屢。唐。杜甫 詩三首之三:「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br />2.蒙古貴族婦女特有的禮冠。以鐵絲結成,約長三尺,頭冠高聳,并飾以紅青錦繡或珠玉,華麗繁復,能增添雍容華貴的氣勢。也作「罟罟」、「固姑」。
《漢語大詞典》:故姑
蒙古 貴族婦女所戴冠名。 宋 彭大雅 《黑韃事略》:“其冠,被髮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婦頂故姑?!?徐霆 疏證:“故姑之製,用畫木為骨,包以紅絹金帛。頂之上,用四五尺長柳枝,或銀打成枝,包以青氈,其向上人,則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飾之,令其飛動;以下人,則用野雞毛?!眳⒁姟?固姑 ”。
《國語辭典》:得得  拼音:dé dé
1.特地、專程。唐。貫休 陳情獻蜀皇帝詩:「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2.形容行走的樣子。宋。黃庭堅 減字木蘭花。中秋多雨詞:「今夜云開,須道姮娥得得來。」
3.擬聲詞。形容走路的聲音或馬蹄聲等。如:「他騎著馬,得得的跑了過來?!?/div>
《國語辭典》:淅淅  拼音:xī xī
1.形容風、雨的聲音。唐。李咸用 聞泉詩:「淅淅夢初驚,幽窗枕簟清?!乖?。李好古《張生煮?!返谒恼郏骸赣衤独淅?,金風淅淅,中秋節(jié)序?!?br />2.物體移動的聲音。唐。白居易竹窗〉詩:「繞屋聲淅淅,逼人色蒼蒼?!?/div>
《國語辭典》:烈烈  拼音:liè liè
1.高峻的樣子?!对娊洝P⊙?。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fā)發(fā)。」
2.形容極端強烈。唐。張說〈祭石嶺戰(zhàn)亡士文〉:「嗟爾戰(zhàn)夫,烈烈忠勇,奮不顧命,志無旋踵。」
3.擬聲詞:(1)形容風的聲音。晉。劉琨〈扶風歌〉:「烈烈悲風起,泠泠澗水流?!?2)形容聲音多且繁雜。南朝宋。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蟹啼?!?3)形容水流的聲音。唐。皮日休霍山賦〉:「有泉烈烈,其來如決?!?/div>
《漢語大詞典》:丁丁
(1).壯健貌。 唐 白居易 《畫雕贊》詩:“鷙鳥之英,黑鵰丁??;鉤綴八爪,劍插六翎?!?br />(2).漫遠貌。 唐 盧照鄰 《釋疾文·悲夫》詩:“時眇眇兮歲冥冥,晝杳杳兮夜丁丁?!?唐 皎然 《和楊明府早秋游法華寺》詩:“寺扉隱天色,影剎遙丁丁?!?br />(3).指 漢 丁令威 。 唐 薛能 《陳州刺史寄鶴》詩:“南守欲知多少重,撫毛千萬喚丁丁?!眳⒁姟?丁令威 ”。
(4).冰冷貌。 明 無名氏 《風月?lián)ぴ秸{寨兒令》:“沉默默,冷丁丁,緑豆石磨兒不甚輕。”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纍纍?!币?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后用以比喻人世的變遷。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何所據,他時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div>
《國語辭典》:田田  拼音:tián tián
荷葉鮮碧的樣子。漢。無名氏〈江南〉詩:「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顾?。歐陽修漁家傲。荷葉田田青照水〉詞:「荷葉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陰底?!?/div>
《國語辭典》:滴滴  拼音:dī dī
1.水點連續(xù)下注。唐。李商隱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詩:「甘膏滴滴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负镉惺畞碇苫?,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br />2.形容詞詞綴,用以加強所形容之程度?!抖鲙肪硪唬骸傅蔚未簨煽扇艘猓v騰地行出門來?!埂段拿餍∈贰返谒牧兀骸改昙o約有五十馀歲,一部濃須,好個相貌,那旁一個嬌滴滴女子,看上去想是他的家眷了?!?/div>
《漢語大詞典》:滳滳
流蕩貌。列子·力命:“美哉國乎!鬱鬱芊芊,若何滳滳去此國而死乎?”滳滳,一本訛作“滴滴”。
分類:流蕩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