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虛囂(虛囂)  拼音:xū xiāo
1.虛假不實。元。關(guān)漢卿《救風塵》第三折:「有那般不實喬軀老,有萬種虛囂歹議論,斷不了風塵?!乖`囉褓e〈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團兒和氣套。么篇〉:「你看他行針走線,拈花摘葉,即世里帶著虛囂?!挂沧鳌竾烫摗?。
2.機謀詐偽。元。秦??夫《東堂老》第一折:「做買賣,恣虛囂;開田地,廣鋤刨。」元。無名氏〈沉醉東風。兩下里排開陣角套〉:「他那里戰(zhàn)馬攻,俺架起襄陽炮,有士相來往虛囂,定策安機緊守著,生把個將軍困倒?!?br />3.喧鬧吵雜。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你看瑞雪紛紛滿日飄,將山川粉填了。恰便似蜂蝶亂嚷舞虛囂,挦綿扯絮飛來到?!?/div>
《漢語大詞典》:世偽(世僞)
世間的虛假浮華。 晉 張華《鷦鷯賦》:“任自然以為資,無誘慕于世偽?!?
《國語辭典》:假意  拼音:jiǎ yì
非出自本心的情意?!度龂萘x》第二八回:「策觀書大怒,斬其使,遣人假意請許貢議事?!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姨媽既這么說,我明日就認姨媽做娘。姨媽若是棄嫌不認,便是假意疼我了?!?/div>
《漢語大詞典》:誣偽(誣僞)
指虛假不實之詞。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三:“臣于《日録》,未見全帙,知其為私史而已……考詆誣譏玩之詞,見 蔡卞 增偽之意,尚謂 安石 趣録,皆可憑據(jù), 卞 之所增,迺是誣偽?!?/div>
《國語辭典》:虛頭(虛頭)  拼音:xū tóu
1.商人偷斤減兩或虛報賣價所得到的利潤?!敦撈亻e談》第十回:「貨賣實價,哪里有這么大的虛頭。」
2.不真實的話?!段饔斡洝返谒摹鸹兀骸改茄б娝聠?,越弄虛頭?!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谄摺鸹兀骸覆涣纤眿D一片虛頭奉承,輕輕脫了虎口,免了三百兩紋銀?!?/div>
《國語辭典》:虛情(虛情)  拼音:xū qíng
謊言、騙局?!段饔斡洝返诙呋兀骸杆⒌鼐推饌€虛情,花言巧語,來賺哄?!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笇彽膮⒖疃际翘撉?,依舊復任?!?/div>
分類:虛假情意
《漢語大詞典》:假命
(1).猶委任。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三:“ 王元澤 奉詔修《三經(jīng)義》,時 王丞相 介甫 為之提舉,蓋以相臣之重,所以假命於其子也?!?br />(2).指虛假的人命案。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ぷ员M》:“前論七殺命案,有真命中之假命,是謂借尸、圖賴;自盡命案,有假命中之真命,是謂威逼致死?!?/div>
《漢語大詞典》:矯言(矯言)
(1).虛假的言論;謊話。莊子·盜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span id="ctzkwy6" class="book">《南史·袁昂傳》:“誓之丹款,實非矯言?!?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 熙先 構(gòu)逆懷奸,矯言欺眾?!?br />(2).謊說。史記·日者列傳:“擅言禍災(zāi)以傷人心,矯言鬼神以盡人財?!?/div>
《漢語大詞典》:偽辭(僞辭)
虛假的言辭。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又使 徐福 入海求神異物,還為偽辭曰:‘臣見海中大神?!?span id="fmq66tj"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衛(wèi)臻傳》:“ 權(quán) 恃 長江 ,未敢抗衡,此必畏怖偽辭耳。” 章炳麟 《序種姓下》:“至 唐 則有賜姓蠻夷降虜……故 烏石蘭氏 自更曰烏,以援枝鳴,雖 韓愈 依違其間,夷漢互貿(mào),偽辭茲沓,昭穆無質(zhì),官氏自此而廟濯自彼,其不蘗芽于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div>
分類:虛假言辭
《漢語大詞典》:虛詭(虛詭)
(1).虛假離奇。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人述夢》詩:“及寤盡空無,方知悉虛詭?!?br />(2).指虛偽欺詐。云笈七籤卷二六:“臣學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國家盛美,特招延儒墨於文綱之內(nèi),抑絶俗之道,擯虛詭之跡?!?/div>
《漢語大詞典》:虛勢(虛勢)
虛假的聲勢。《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二年》:“ 紹 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也?!?span id="5gxzdlh" class="book">《明史·項忠傳》:“臣揭榜曉賊,謂已殺數(shù)千,蓋張?zhí)搫葩鹬菍嵤乱?。?/div>
分類:虛假聲勢
《漢語大詞典》:虛寵(虛寵)
虛假的榮寵;表面上的榮耀。新唐書·班宏傳:“恨 參 以虛寵加己,銜之。每制旨有所營,必極瓌麗,親程役,媚結(jié)權(quán)嬖以傾 參 ?!?/div>
《漢語大詞典》:誣詞(誣詞)
亦作“ 誣辭 ”。亦作“ 讖辭 ”。
(1).虛假不實之詞;言過其實之詞。 漢 劉向 說苑·貴德:“捶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誣詞以示之?!?span id="000vr5d" class="book">《舊唐書·文苑傳下·李華》:“ 華 進士時,著《含元殿賦》萬餘言, 穎士 見而賞之,曰:‘《景?!?/span>之上,《靈光》之下。’ 華 文體溫麗,少宏杰之氣, 穎士 詞鋒俊發(fā), 華 自以所業(yè)過之,疑其誣詞?!?br />(2).特指誣陷之詞。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六:“去年夏,為仇家誣辭所及,幸得脫。”
《漢語大詞典》:偽情
虛假的情意。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一有偽情,觸涂難繼。”
分類:虛假情意
《漢語大詞典》:矯詞(矯詞)
(1).托辭。 唐 盧照鄰 《五悲·悲才難》:“將矯詞兮不往,將背俗兮不還。”
(2).詭言,說假話。 明 李贄 《復焦弱侯書》:“又有一等(人),本為富貴,而外矯詞以為不愿,實欲托此以為榮身之梯,又兼採道德仁義之事以自蓋。”
(3).指虛假之言。 劉師培 《〈文章學史〉序》:“推之 范文 虞災(zāi),則祝宗為之祈死(左傳 成 十七年); 隋侯 失德,則祝史兼用矯詞(左傳 桓 六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