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橫汾
據(jù)漢武故事, 漢武帝 嘗巡幸 河?xùn)|郡 ,在 汾水 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fēng)辭》,中有“泛樓舡兮濟(jì) 汾河 ,橫中流兮揚(yáng)素波”句。后因以“橫汾”為典,用以稱頌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 漢武 橫 汾 日, 周王 宴 鎬 年。”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燕 鎬 皇恩渥,橫 汾 圣藻雄?!?蔣士超 《秋日百花洲絕句》:“欲唱橫 汾 追 漢武 ,已無十萬水犀軍?!?/div>
《國語辭典》:期門(期門)  拼音:qí mén
職官名。漢代設(shè)置,職掌皇帝出入護(hù)衛(wèi)之事?!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八九月中,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隴西、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div>
《國語辭典》:婕妤  拼音:jié yú
職官名。為漢代女官,武帝時所置,位視上卿,爵比列侯。自魏晉至明代多沿設(shè)。也作「倢伃」。
《漢語大詞典》:婕妤怨
樂府 楚 調(diào)曲名。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題解:“一曰《婕妤怨》……《樂府解題》曰:‘《婕妤怨》者,為 漢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況 之女。美而能文,初為 帝 ( 成帝 )所寵愛。后幸 趙飛燕 姊弟,冠於后宮; 婕妤 自知見薄,乃退居?xùn)|宮,作賦及《紈扇詩》以自傷悼。后人傷之而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寵后,奉養(yǎng)太后於 長信宮 ,故 唐 人樂府又名《長信怨》。參閱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
《國語辭典》:年號(年號)  拼音:nián hào
君主時代帝王紀(jì)元所立的名號?!稘h書。卷六。武帝紀(jì)》「建元元年」句下唐。顏師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于此?!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覆粩?shù)年間,吳王削平禍亂,定鼎應(yīng)天,天下一統(tǒng),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div>
《國語辭典》:安息  拼音:ān xí
1.安處閒逸?!对娊?jīng)。小雅。小明》:「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2.安歇、休息?!度龂萘x》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yuǎn)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老殘游記》第六回:「旱路勞頓,天時不早了,安息罷!」
3.表示死亡或悼念死者的宛轉(zhuǎn)用語。如:「他已經(jīng)安息了!」、「我會繼承您的遺志,您放心安息吧!」
4.國名。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到安息,后遂有往來。與中國交通頗早,佛教興盛,有高僧安清等多人入中國傳教。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也稱為「帕提亞」。
《國語辭典》:均輸(均輸)  拼音:jūn shū
1.職官名。漢武帝時于每郡所置均輸官以流通貨物。
2.宋代王安石變法時所創(chuàng)的一種新法。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預(yù)算,由發(fā)運(yùn)司采購物資,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運(yùn)費(fèi)。
3.一種九章算術(shù)。
《國語辭典》:驍騎(驍騎)  拼音:xiāo jì
1.古時武官的名號?!稘h書。卷五四。李廣傳》:「吳楚反時,為驍騎都尉?!?br />2.勇武的騎兵?!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此皆驍騎難制,又恐其為誘兵也。」也作「梟騎」。
《國語辭典》:玄菟  拼音:xuán tù
地名。漢武帝滅朝鮮所設(shè)的郡。今分屬韓國咸境道及遼寧東部吉林南部。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zhū shí
1.山名。在云南省昭通縣境。以出產(chǎn)白銀聞名。
2.銀子。以朱提山盛產(chǎn)白銀而得名。《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誼高矜厄且憐貧,三百朱提賤似塵?!骨?。宣鼎《麻瘋女邱麗玉》:「容即代籌朱提五百金,作為旅費(fèi)。」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shú shí
地名。漢朝時置縣,故城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山區(qū)盛產(chǎn)銀。
《漢語大詞典》:朱提銀(朱提銀)
古代的一種優(yōu)質(zhì)白銀。因產(chǎn)于今 云南 昭通縣 境內(nèi)之 朱提山 ,故稱。漢書·食貨志下:“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是為銀貨二品。”
《國語辭典》:大刀頭(大刀頭)  拼音:dà dāo tóu
還。刀頭常有環(huán),環(huán)音諧「還」,故以大刀頭暗指還。漢。無名氏〈稿砧今何在〉詩:「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div>
《漢語大詞典》:漸臺(漸臺)
(1).臺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 楚昭王 出游,留夫人 漸臺 之上。 江 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參閱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昭貞姜。
(2).臺名。在 陜西省 長安縣 。 漢武帝 作 建章宮 , 太液池 中有 漸臺 ,高二十馀丈,臺址在水中,故名。 漢 末 劉玄 兵從 宣平門 入, 王莽 逃至 漸臺 上,為眾兵所殺。參閱漢書·郊祀志下、《王莽傳下》,三輔黃圖·臺榭
(3).星名,在織女星旁。隋書·天文志上:“東足四星曰漸臺,臨水之臺也。”
《漢語大詞典》:射蛟
指 漢武帝 射獲江蛟事。漢書·武帝紀(jì):“﹝ 元封 ﹞五年冬,行南巡狩……自 尋陽 浮 江 ,親射蛟 江 中,獲之?!?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九:“ 祖龍 浮海不成橋, 漢武 尋陽 空射蛟。”后詩文中作為頌揚(yáng)帝王勇武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富民侯
漢武帝 晚年,悔以 江充 譖殺 衛(wèi)太子 據(jù) ,又悔征伐連年。會 車千秋 上書為 衛(wèi)太子 鳴冤,因擢升為大鴻臚,數(shù)月后又代 劉屈釐 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實(shí)百姓”之意。事見漢書·車千秋傳漢書·食貨志上、漢書·韋玄成傳。后因以“富民侯”稱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宋 林逋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詩:“ 越 俗今無訟,閑田亦有秋。公朝論爵賞,當(dāng)拜富民侯。”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yáng)州和楊濟(jì)翁周顯先韻》詞:“莫射 南山 虎,直覓富民侯。” 元 宋褧 《送高子敬歸鼓城》詩:“ 元龍 不拜富民侯,袖劒囊書苦掉頭?!?/div>
《漢語大詞典》:趙李(趙李)
(1). 秦 臣 趙高 、 李斯 的并稱。 宋 汪元量 《杭州雜和林石田》:“亡 秦 皆 趙 李 ,佐 漢 獨(dú) 蕭 曹 。”
(2).漢書·何并傳載: 陽翟 輕俠 趙季 、 李款 多畜賓客,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奸人婦女,持吏長短,縱橫郡中,為 何并 捕殺。后以“趙李”指為非作歹的武俠。 南朝 梁簡文帝 《西齋行馬》詩:“不效 孫 吳 術(shù),寧須 趙 李 過。” 南朝 梁 王筠 《俠客篇》:“舉鞭向 趙 李 ,與君方代興?!?清 吳偉業(yè) 《偶得》詩之二:“一自赤車收 趙 李 ,探丸無復(fù) 五陵 豪?!?br />(3). 漢成帝 皇后 趙飛燕 及 漢武帝 李夫人 的并稱。二人都以能歌善舞受到天子寵愛。 北周 庾信 《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春餘足光景, 趙 李 舊經(jīng)過?!?br />(4).謂能歌善舞者,多指歌妓舞女一流人物。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 金陵 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連云,宗室王孫,翩翩裘馬,以及 烏衣 子弟,湖海賓游,靡不挾彈吹簫,經(jīng)過 趙 李 。每開筵宴,則傳呼樂籍。”按, 漢 時“趙李”所指,其說不一。參閱 明 楊慎 升庵詩話·趙李、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各解、 清 惲敬 《大云山房雜記》卷一。
(5). 宋 趙鼎 與 李綱 的并稱。 清 趙虹 《岳王墳》詩:“忠鯁旋聞疎 趙 李 ,英雄況復(fù)失 張 韓 ?!?br />(6).李之一種。爾雅·釋木“休,無實(shí)李” 晉 郭璞 注:“一名趙李?!?南朝 梁元帝 《樹名》詩:“趙李競追隨,輕衫露弱枝。”
《漢語大詞典》:尹邢
漢武帝 寵妃 尹夫人 與 邢夫人 的并稱。因同時被寵幸, 漢武帝 有詔二人不得相見。事見史記·外戚世家。后即以 尹 邢 之事作彼此不相謀面的典故。 清 趙翼 《子才過訪草堂》詩:“ 尹 邢 不避面,翻欲同羅幬?!?span id="e682yqw"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這等一個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著了,還不免弄成個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