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覆于棺槨上的連綴成屋頂狀的排木。
《宋史·趙易安傳》:“既不欲穿壙動(dòng)土,則龍輴、攢木、題湊,蒙槨上四柱如屋以覆,盡涂之?!卑矗?span id="c0az1fh" class="book">《
釋名·釋喪制》:“涂曰攢,攢木於上而涂之也。”
(2).指支撐屋柱的木構(gòu)件。 唐
劉希夷 《謁漢世祖廟》詩(shī):“攢木承危柱,疏蘿掛巧椽?!?br />(3).叢生的樹(shù)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洞渦水》:“水西阜上有 原過(guò)祠 ,……棟宇雖淪,攢木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