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157  158  159  160  161  163  164  165  166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丕諒
李倩
李傅
李士彬
李大臨(才元 )
李載(伯熙 )
李惟寅
李昭度
李永德
李虞卿
李仲堰
李公弼
李敷(昌言 )
李統(tǒng)
李誥
李丕諒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寶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鄜州知州。
李倩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寶元二年(1039)任衡州知州。
李傅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元寶三年(1040)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延州金明人。李繼周子。以蔭補(bǔ)官。屢遷供備庫副使、金明縣都監(jiān)、新砦解家河盧關(guān)路巡檢。仁宗康定元年元昊潛兵襲金明,士彬父子俱被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86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字才元。登進(jìn)士第。為絳州推官,累遷開封推官。神宗熙寧初,擢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上言青苗法有害無益,忤王安石。會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又與宋敏求、蘇頌相繼封還詞頭。以累格詔命,撤去知制誥歸班。出知汝州,徙梓州,官終天章閣待制。
全宋詩
李大臨(一○一○~一○八六),字才元,華陽(今四川成都)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jìn)士。知廣安軍,徙邛州。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知汝州,徙知梓州。八年,復(fù)天章閣待制(《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六、二五八、二六九)。哲宗元祐元年卒,年七十七(《同上書》卷三七四)。《宋史》卷三三一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八
李大臨(一○一○——一○八六),字才元,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寶元元年進(jìn)士,為絳州推官。杜衍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睦親宅講書。文彥博薦為秘閣校理。歷知廣安軍、邛州,還為群牧判官、開封府推官。熙寧初,擢修起居注,進(jìn)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言青苗法有害無益。李定除御史,大臨又與宋敏求、蘇頌相繼封還詞頭。皆以累格詔命歸班,世稱「熙寧三舍人」。以工部郎中出知汝州,徙知梓州,加集賢殿修撰,復(fù)天章閣待制。元豐二年致仕。元祐元年二月卒,年七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一、二二六、二六九、三六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黎陽人,字伯熙。登進(jìn)士第。知大名冠氏縣,以呂夷簡薦知齊州,后歷知常州、虢州、漣水軍,以寬厚稱。仕終光祿卿。卒年七十四。
李惟寅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康定二年慶歷元年(1041)任袁州知州。
李昭度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寶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登州知州。
李永德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天圣八年(1030)任南雄州知州。慶歷三年(1043)任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慶歷八年(1048)任判三司理欠憑由司。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虞卿,宋州楚丘(今山東曹縣)人。真宗大中祥符中,以父昌齡蔭試將作監(jiān)主簿(《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齡傳》)。仁宗時,歷知建昌軍南城縣、登封縣(《元憲集》卷二四、二六制詞),遷鹽鐵判官,提點陜西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六)。至和元年(一○五四),為利州路轉(zhuǎn)運(yùn)使。二年,改東川路(《金石萃編》卷一三四《白水路記》)。
李仲堰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慶歷二年(1042)任侍御史。
李公弼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
李公弼,仁宗時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敷,字昌言,福清(今屬福建)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jìn)士。官終奉議郎。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簡介
康定二年慶歷元年(1041)任河北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邵武軍光澤人。仁宗慶歷二年進(jìn)士。累官太常博士。陳瓘稱其真率樂易,有古人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