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123 124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32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善夷李嗣源( 李亶 廟號 明宗、后唐明宗 圣德和武欽孝皇帝、圣德和武欽孝帝、唐圣德和武欽孝帝 名 嗣源 )李思諫李成慶李曄(廟號 昭宗、唐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圣穆景文孝帝 名 杰 敏 壽王 )李繼密李繼瑭( 匡國軍 )李克寧李唐李祝( 枳 )李思敬李繼顏李詷李琪(字 臺秀 )李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人。歷官尚書。昭宗乾寧、光化間,貶澧陽令。時刺史欲修伍員廟,眾議非之,善夷為文以堅刺史意。后卒于貶所。有《江南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唐末詩人,約與李群玉同時。官至尚書。昭宗乾寧、光化間謫為澧陽縣宰。時澧州刺史欲重修伍員廟,而眾議不同。善夷遂作《重修伍員廟》一文以堅刺史之意。后卒于貶所。生平事跡散見《重修伍員廟》、《新唐書·藝文志四》、《詩話總龜》卷一五。《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江南集》10卷,《宋史·藝文志七》又著錄有《李善夷集》6卷等,今皆佚。《全唐詩》存詩2首。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善夷。唐末官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67—933
【介紹】:
五代后唐國君。本為代北應(yīng)州胡人,無姓氏,名邈佶烈,李克用養(yǎng)為義子,賜姓名。嗣莊宗為帝,廟號明宗。為人純厚,執(zhí)事恭謹(jǐn)。嘗夜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即位后,減罷宮人伶官,廢內(nèi)藏庫,百姓賴以休息;然屢以無辜誅殺臣下。及病,秦王李從榮作亂,飲恨而終。在位凡八年。
全唐文·卷一百六帝諱亶。初名嗣源。代北人。世事太祖。遂從姓李氏。唐咸通八年生。同光元年授蕃漢馬步總管。加太尉。四年四月即位。改今名。長興元年。上尊號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四年。再加尊號圣明神武廣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在位八年。年六十七。謚曰圣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人。李思恭弟。昭宗大順中,為定難軍節(jié)度使。乾寧二年,討王行瑜,以思諫為東面招討使。三年,為靜難軍節(jié)度使。四年,更延州保塞節(jié)度為寧塞節(jié)度,以思諫為之。哀帝天祐末,復(fù)為定難節(jié)度使。后梁太祖開平元年,授檢校太尉,兼侍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人。李思恭子。昭宗乾寧末,以父叔之故,授夏州節(jié)度使。光化三年,加同平章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67—904
【介紹】:
即唐昭宗。唐朝皇帝。懿宗第七子。初名杰,改名敏,又改現(xiàn)名。初封壽王。僖宗文德元年,宦官楊復(fù)恭擁立為皇太弟,旋即帝位。時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相爭,各結(jié)藩鎮(zhèn)為援。天復(fù)元年,全誨劫帝走鳳翔,依節(jié)度使李茂貞。崔胤引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攻之。三年,茂貞殺全誨,與溫和解,帝乃復(fù)還長安,殺宦官七百余人。然凡事受制于溫,又被逼遷都洛陽,旋為溫所殺。在位十六年,謚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67—904
即唐昭宗。初名杰,郡望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西北)。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封壽王。僖宗乾符中,授開府儀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盧龍等軍節(jié)度使。文德元年(888),立為皇太弟,改名敏,旋即帝位。天祐元年(904),為朱全忠劫持至洛陽。同年八月,為全忠所殺。謚圣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昭宗紀(jì)》、《唐詩紀(jì)事》卷二、《書史會要》卷五。曄攻書好文,能詩善詞,亦好書法?!?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斷句1聯(lián)、詞4首。
全唐文·卷九十帝諱煜。懿宗第七子。咸通八年生。十三年四月封壽王。名杰。乾符四年遙鎮(zhèn)幽州。文德元年立為皇太弟。改名敏。翌日即位。改今名。大順元年正月。上尊號圣文睿德光武宏孝皇帝。天祐元年。朱全忠逼遷于洛陽。遂被弒。在位十六年。年三十八。謚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深州博野人。李茂貞子。昭宗景福元年,茂貞攻拔興元,表繼密權(quán)知興元軍府事。茂貞取洋州,復(fù)表繼密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光化元年,授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天復(fù)元年,為西川王建所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李茂貞?zhàn)B子。昭宗乾寧四年,為同州防御使。同州賜號匡國軍,以繼瑭為節(jié)度使。其年,朝廷討茂貞,繼瑭懼,奔鳳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8
【介紹】:
唐末西突厥沙陀部人。李克用從弟。為人仁孝。從克用征伐,授振武軍節(jié)度使。克用臨終,以子存勖囑克寧。存勖嗣王位,克寧率先拜賀。旋以惑于人言,仁而無斷,為存勖所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五代時人。隸馬殷麾下為牙將。唐昭宗光化元年,從秦彥暉等平嶺北,破永州,遷永州刺史。次年,又陷道州。與許德勛、李瓊同稱名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08
【介紹】:
名或作枳。唐末陜?nèi)?。工畫釋道鬼神,與韓求同學(xué)吳道子,聲譽并馳。性倜儻,有才略,退藏不仕。李克用聞其名,嘗命往陜郊畫龍興寺回廊列壁二百余堵。后為克用誘溺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末人。李思孝弟。昭宗乾寧三年,兄保大軍節(jié)度使李思孝以年老致仕,薦以自代,詔以思敬為保大留后,俄授節(jié)度使。光化中,移為武定軍節(jié)度。天復(fù)二年,以洋州降于王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昭宗光化中,官至保大軍節(jié)度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五代時隴西敦煌人,字臺秀。李珽弟。以文章知名。唐昭宗朝進士。入后梁,為翰林學(xué)士,末帝時拜相。后唐莊宗時為國計使,明宗時任御史中丞,以太子太傅致仕,卒年六十。為人重然諾,喜稱人善。有《金門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71—930
字臺秀,河西敦煌(今甘肅敦煌)人。昭宗時登進士第,天復(fù)元年(901)又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武功縣尉。遷左拾遺、殿中侍御史。唐亡,仕梁為翰林學(xué)士,累遷戶部侍郎、翰林承旨。末帝時歷任兵、禮、吏三部侍郎,遷御史中丞,累擢尚書左丞、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唐莊宗同光二年(924)任刑部尚書,歷太常卿、吏部尚書。明宗天成元年(926)改御史大夫,遷尚書右仆射。后以太子少傅致仕。長興元年(930)卒。生平見新、舊《五代史》本傳、《太平廣記》卷一七五。琪工詩能文,與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其為翰林學(xué)士所撰文翰,下筆稱旨,名播海內(nèi)。所撰有《金門集》10卷、《刀筆集》15卷等,今皆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斷句1聯(lián),《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七琪字臺秀。河西燉煌人。少舉進士。天復(fù)初應(yīng)博學(xué)宏詞。居第四等。累遷殿中侍御史。入梁為戶部侍郎翰林承旨。貞明龍德中歷兵禮吏侍郎。遷御史中丞。累擢尚書左丞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為太子少保。后唐同光初授太常卿吏部尚書。三年為國計使。明宗即位。為御史大夫。除尚書左仆射。天成末。明宗自汴遷洛。為東都留司官。以太子太傅致仕。長興中卒。年六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911
【介紹】:
五代時人。仕吳。初從楊行密起兵,以功累遷宣州觀察使。楊渥時徐溫秉政,遇頗不平。后為溫所攻,逾月不下。時遇少子為廣陵牙將,遇甚愛之,溫執(zhí)其子示城下,其子啼號求生,遇由是不忍戰(zhàn),乃出。遂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