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趙李(趙李)
(1). 秦 臣 趙高 、 李斯 的并稱。 宋 汪元量 《杭州雜和林石田》:“亡 秦 皆 趙 李 ,佐 漢 獨 蕭 曹 。”
(2).漢書·何并傳載: 陽翟 輕俠 趙季 、 李款 多畜賓客,以氣力漁食閭里,至奸人婦女,持吏長短,縱橫郡中,為 何并 捕殺。后以“趙李”指為非作歹的武俠。 南朝 梁簡文帝 《西齋行馬》詩:“不效 孫 吳 術(shù),寧須 趙 李 過?!?南朝 梁 王筠 《俠客篇》:“舉鞭向 趙 李 ,與君方代興?!?清 吳偉業(yè) 《偶得》詩之二:“一自赤車收 趙 李 ,探丸無復(fù) 五陵 豪。”
(3). 漢成帝 皇后 趙飛燕 及 漢武帝 李夫人 的并稱。二人都以能歌善舞受到天子寵愛。 北周 庾信 《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春餘足光景, 趙 李 舊經(jīng)過?!?br />(4).謂能歌善舞者,多指歌妓舞女一流人物。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 金陵 為帝王建都之地,公侯戚畹甲第連云,宗室王孫,翩翩裘馬,以及 烏衣 子弟,湖海賓游,靡不挾彈吹簫,經(jīng)過 趙 李 。每開筵宴,則傳呼樂籍?!卑?, 漢 時“趙李”所指,其說不一。參閱 明 楊慎 升庵詩話·趙李、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各解、 清 惲敬 《大云山房雜記》卷一。
(5). 宋 趙鼎 與 李綱 的并稱。 清 趙虹 《岳王墳》詩:“忠鯁旋聞疎 趙 李 ,英雄況復(fù)失 張 韓 。”
(6).李之一種。爾雅·釋木“休,無實李” 晉 郭璞 注:“一名趙李?!?南朝 梁元帝 《樹名》詩:“趙李競追隨,輕衫露弱枝。”
《漢語大詞典》:高斯
(1). 秦 趙高 、 李斯 的并稱。 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焚書嫌 孔 孟 ,峻法用 高 斯 ?!?br />(2).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單位。放置在均勻磁場中的很長的直導(dǎo)線,當(dāng)它的方向和磁場方向垂直,電流強(qiáng)度為10安倍,每厘米長的導(dǎo)線受到的磁力作用為1達(dá)因時,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就是1高斯。這個單位是為了紀(jì)念 德國 科學(xué)家 高斯 (CarlFriedrichGauss)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冰斯
唐 李陽冰 與 秦 李斯 的并稱。
分類:李斯
《漢語大詞典》:籀斯
史籀 與 李斯 的并稱。他們都對 中國 文字的發(fā)展作出過重要貢獻(xiàn)。 鄧溥 《自題印雅》詩:“千載戰(zhàn) 元 宋 ,六書宗 籀 斯 ?!?/div>
《漢語大詞典》:鞅斯
戰(zhàn)國 時 商鞅 和 李斯 的并稱。《文選·班固〈答賓戲〉》:“若夫 鞅 斯 之倫,衰 周 之兇人,既聞命矣?!?李周翰 注:“ 鞅 斯 ,謂 商鞅 、 李斯 也。”
分類:商鞅李斯
《漢語大詞典》:鞅儀韋斯(鞅儀韋斯)
戰(zhàn)國 時 商鞅 、 張儀 、 呂不韋 和 李斯 的并稱,四人皆為 秦 相。《文選·揚(yáng)雄〈劇秦美新〉》:“并吞六國,遂稱乎 始皇 ,盛從 鞅 儀 韋 斯 之邪政,馳騖 起 翦 恬 賁 之用兵?!?呂向 注:“ 始皇 盛從 商鞅 、 張儀 、 呂不韋 、 李斯 之計以邪為政。”
《國語辭典》:玉箸  拼音:yù zhù
1.玉制的筷子。唐。杜甫 野人送朱櫻詩:「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zhuǎn)蓬?!?br />2.眼淚。唐。李白〈閨情〉詩:「玉箸日夜流,雙雙落朱顏?!?br />3.人死后下垂的鼻涕。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三。嗓》:「王忽坐逝,而鼻垂雙涕尺馀,人皆駭嘆……又對云:『此玉箸也。』」
4.一種書體。為筆畫纖細(xì),結(jié)構(gòu)工整的小篆。
《漢語大詞典》:逐兔
(1).追逐兔子。比喻爭奪帝位。后漢書·袁紹傳:“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李賢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不能顧,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雖鄙不爭?!?span id="9bj7jxl" class="book">《子思子》、《商君書》并載,其詞略同?!?南朝 梁 何遜 《行經(jīng)孫氏樓》詩:“逐兔爭先捷,掎鹿競因機(jī)?!?唐 劉知幾 史通·編次:“蓋逐兔爭先,瞻烏靡定,羣雄僭盜,為我驅(qū)除。是以史傳所分,真?zhèn)斡袆e?!?span id="vbrft9d"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益州 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今 劉季玉 不能用賢,此業(yè)必屬他人。今日自付與將軍,不可錯失。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説乎?將軍領(lǐng)取,某當(dāng)效死?!?br />(2).史記·李斯列傳載: 李斯 將被腰斬于 咸陽 市時對其中子說:“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以“逐兔”指閑居的安逸生活。魏書·自序:“卿不遇老夫,猶應(yīng)逐兔?!?金 元好問 《飲酒》詩之三:“驅(qū)驢上 邯鄲 ,逐兔出東門?!?/div>
《漢語大詞典》:斯冰
秦 李斯 、 唐 李陽冰 的并稱。二人皆以篆書名世。 清 趙翼 《題李靜庵印譜》詩:“直將 斯 冰 手,妙仿 漢 唐 製?!?/div>
分類:李斯篆書
《漢語大詞典》:斯高
秦 代大臣 李斯 與 趙高 的并稱。 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quán)十一序》:“ 斯 高 柄 秦 , 嬴 世不二?!?/div>
《漢語大詞典》:斯喜
秦 李斯 、 漢 曹喜 的并稱。二人皆書法名家。 張彥遠(yuǎn)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來能書人名》:“ 陳留 蔡邕 , 后漢 左中郎將,善篆隸,採 斯 喜 之法,《真定宜父碑文》猶傳於世,篆者師焉。”
《漢語大詞典》:斯鞅
秦 李斯 和 商鞅 的并稱。 宋 陳傅良 《送謝希孟歸黃巖》詩:“法令如牛毛, 斯 鞅 信手成?!?/div>
分類:李斯商鞅
《國語辭典》:倉頡篇(倉頡篇)  拼音:cāng jié piān
書名。秦李斯撰,一篇。為統(tǒng)一文字,罷去一切與秦文不合的文字,將大篆省改作小篆的字書。漢。許慎〈說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xì)v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xué)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挂沧鳌干n頡篇」。
《漢語大詞典》:秦學(xué)(秦學(xué))
指 商鞅 、 李斯 的刑名學(xué)。宋史·陳次升傳:“﹝ 次升 ﹞入太學(xué)時,學(xué)官始得 王安石 《字説》,招諸生訓(xùn)之, 次升 作而曰:‘丞相豈 秦 學(xué)邪?美 商鞅 之能行仁政,而為 李斯 解事,非 秦 學(xué)而何?’”
《國語辭典》:挾書律(挾書律)  拼音:xié shū lǜ
秦始皇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而私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的法令?!稘h書。卷二?;莸奂o(jì)》:「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挾書律?!固啤n亷煿?。注:「張晏曰:『秦律敢有挾書者族?!弧挂沧鳌笒稌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