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5詞典 1分類詞匯 84
《國語辭典》:銖兩(銖兩)  拼音:zhū liǎng
比喻極細微、輕微?!妒酚?。卷六七。仲尼弟子傳。端沐賜傳》:「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埂痘茨献印}R俗》:「夫挈輕重,不失銖兩,圣人弗用。」
《國語辭典》:月旦評(月旦評)  拼音:yuè dàn píng
漢代許劭好品評人物,每月變更評論品題,稱為「月旦評」。見《后漢書。卷六八。許劭傳》。后用以泛稱品評人物。唐。陸龜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fù)示榮唱至于千字提獎之重蔑有稱實再抒鄙懷用伸酬謝〉詩:「縱有月旦評,未能天下知?!挂卜Q為「月旦」。
分類:品評人物
《國語辭典》:品茶  拼音:pǐn chá
飲茶而細辨其滋味。如:「平心靜氣來品茶,才能識得茶中味。」也作「品茗」。
《漢語大詞典》:衡文
(1).品評文章。特指主持科舉考試。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李溫陵相:“物情既不附,大權(quán)又不關(guān),寒暑閉門,更無一人窺其庭。即其衡文所首舉,已在詞林登坊局者,更對眾訕詈之,以明大義滅親。” 清 劉大櫆 《前工部左侍郎張公墓志銘》:“上嘗稱公謹(jǐn)飭,屢畀以衡文之任?!?span id="t3xqc4q"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難道是來此同你談雜學(xué)的么?”
(2).泛指評選文章。 魯迅 《集外集·選本》:“縱使選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寫的 馬二先生 ,游 西湖 漫無準(zhǔn)備,須問路人,吃點心又不知選擇,要每樣都買一點,由此可見其衡文之毫無把握罷。”
《漢語大詞典》:俊賞(俊賞)
(1).精于鑒賞,善于品評。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序》:“近 彭城 劉士章 ,俊賞之士,疾其淆亂,欲為當(dāng)世詩品,口陳標(biāo)榜?!?br />(2).善于玩賞的人。 明 吳承恩 《花草新編序》:“蓋從吾好,祇據(jù)家藏,呈諸俊賞,庶或有同余者乎?!?br />(3).快意的游賞。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擔(dān)山寺序》:“ 雞林 俊賞,蕭蕭 鷲嶺 之居?!?宋 姜夔 《揚州慢》詞:“ 杜郎 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div>
《國語辭典》:畫譜(畫譜)  拼音:huà pǔ
1.評鑒畫法的書。如《佩文齋書畫譜》、《唐六如畫譜》。
2.用來臨摹的圖畫范本。如《梅花喜神譜》、《竹譜詳錄》。也作「畫帖」。
《國語辭典》:詩品(詩品)  拼音:shī pǐn
書名:(1)南朝梁鐘嶸撰,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計品評自漢、魏至梁代詩人,共一百二十二人,論其優(yōu)劣,分為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2)唐司空圖撰,一卷。分二十四品,各以韻語十二句,品評詩的風(fēng)格。
《國語辭典》:賞鑒(賞鑒)  拼音:shǎng jiàn
欣賞、鑒別。唐。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凡所進拔,盡為名將,此則有道之人倫,武侯之賞鑒也?!埂都t樓夢》第八回:「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賞鑒賞鑒?!?/div>
《漢語大詞典》:畫品(畫品)
(1).品評畫家及其作品的論著。如 南朝 齊 謝赫 有古畫品錄, 唐 李嗣真 有《續(xù)畫品錄》, 明 楊慎 有《畫品》。
(2).畫的情調(diào)境界。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王維 畫品妙絶,于山水平遠尤工?!?清 松泉老人 墨緣匯觀錄·名畫序:“他如 高房山 、 黃子久 、 王吳倪 及 元 末諸公,寄情畫道,高妙絶塵,雖其各立堂戶,然多發(fā)脈 董元 ,故稱畫品中之神韻高逸者?!?span id="hvoq3nk" class="book">《文匯報》1990.5.24:“學(xué)生們都把他當(dāng)作恩師,不只是教他們畫藝,還教他們做人應(yīng)當(dāng)有的品格。他認為畫品和人品不可分割,應(yīng)該是一致的?!?/div>
《國語辭典》:妙品  拼音:miào pǐn
1.極精美的作品?!端问?。卷四四四。文苑列傳六。李公麟》:「好古博學(xué),長于詩,多識奇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測款識,聞一妙品,雖捐千金不惜?!乖L兆趦x《南村輟耕錄。卷一八。敘畫》:「筆墨超絕,傳染得宜,意趣有馀者,謂之妙品?!?br />2.好的人品。《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他的?!?/div>
《漢語大詞典》:水品
水的品級。 唐 陸羽 為品評沏茶的水質(zhì),別天下水味為二十個等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約:“ 約 復(fù)嗜茶,與 陸羽 、 張又新 論水品特詳?!眳㈤?宋 高似孫 緯略·陸羽〈水品〉。
《漢語大詞典》:裁鑒(裁鑒)
(1).謂品評、鑒賞。 唐 鄭谷 《讀前集》詩之二:“ 殷璠 裁鑒《英靈集》,頗覺同才得旨深。”
(2).特指鑒識人才。新唐書·高儉傳:“入為吏部尚書,進封 許國公 。雅負裁鑒,又詳氏譜,所署用,人地?zé)o不當(dāng)者?!?br />(3).裁斷鑒別。《平山冷燕》第四回:“以上數(shù)款,俱考較事宜,謹(jǐn)遵旨條奏,乞圣明裁鑒定奪?!?姚瑩 《論詩絕句》之一:“可惜飄零《流別論》,至今裁鑒費工師。”
《漢語大詞典》:品人
(1).眾人;常人。晏子春秋·外篇下二:“今品人飾禮煩事,羨樂淫民,崇死以害生。三者,圣王之所禁也?!?漢 王符 潛夫論·務(wù)本:“今學(xué)問之士,好語虛無之事,爭著彫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品人鮮識,從而高之?!?汪繼培 箋:“品人,猶言眾人也?!?br />(2).品評人才。《宋書·恩倖傳序》:“自 魏 至 晉 ,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舉世人才,升降蓋寡?!?/div>
《國語辭典》:題破(題破)  拼音:tí pò
1.以筆墨題寫或品評。宋。程垓。鳳棲梧〈薄薄窗油清似鏡〉詞:「只有詩狂消不盡,夜來題破窗花影?!?br />2.標(biāo)出、點明。也作「提破」。
《國語辭典》:提破  拼音:tí pò
標(biāo)出、點明。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將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元。楊朝英〈殿前歡。白云窩〉曲:「兩意諧和,盡今生我共他,有話閑提破,花前對飲,月下高歌。」也作「題破」。
分類:說明點破
《漢語大詞典》:倫鑒(倫鑒)
品評鑒定。 唐 吳融 《閿鄉(xiāng)寓居·蛙聲》詩:“ 稚圭 倫鑒未精通,只把蛙聲皷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