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品覈
評論;品評。后漢書·黨錮傳序:“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zhí)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宋 歐陽修 《國學試策》之一:“ 劉蕡 述兵農(nóng)之大略, 微之 以才識而中科,然品覈其言詞,由有司而考第。” 章炳麟 《箴新黨論》:“新黨雖多諂曲,而品覆公卿,裁量執(zhí)政,猶其所優(yōu)為者。”
分類:評論品評
《漢語大詞典》:品衡
猶品評。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你可以把你所聽到的和所看見的,品衡品衡一下?!?/div>
分類:品評
《漢語大詞典》:藏否
品評。藏,通“ 臧 ”。 清 陳繼儒 《讀書鏡》卷七:“ 張忠定公 有清鑒,善藏否人物,凡所薦辟,皆方廉恬退之士。”
分類:品評
《漢語大詞典》:品核(品覈)
評論;品評。后漢書·黨錮傳序:“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zhí)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宋 歐陽修 《國學試策》之一:“ 劉蕡 述兵農(nóng)之大略, 微之 以才識而中科,然品覈其言詞,由有司而考第?!?章炳麟 《箴新黨論》:“新黨雖多諂曲,而品覆公卿,裁量執(zhí)政,猶其所優(yōu)為者?!?/div>
分類:評論品評
《漢語大詞典》:究鏡(究鏡)
詳察;品評。北史·崔亮傳:“況今日之選,專歸尚書,以一人之鑒,照察天下, 劉毅 所云一吏部兩郎中而欲究鏡人物,何異以管窺天而求其博哉!”
分類:詳察品評
《國語辭典》:人倫(人倫)  拼音:rén lún
1.人類的倫常?!睹献?。滕文公上》:「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埂度龂萘x》第二○回:「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
2.人類?!盾髯?。富國》:「人倫并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埂侗饼R書。卷三。文襄帝紀》:「禽獸惡死,人倫好生,仆實不辜,桓、莊何罪?!?br />3.人才?!侗笔贰>硭囊?。楊播傳》:「典選二十馀年,獎擢人倫,以為己任?!埂段倪x。任昉。王文憲集序》:「公銓品人倫,各盡其用。」
4.評選人才?!侗笔?。卷二一。崔宏傳》:「浩有鑒識,以人倫為己任?!?/div>
《國語辭典》:斟酌  拼音:zhēn zhuó
1.斟,倒酒。酌,飲酒。斟酌借指飲酒?!段倪x。蘇武。詩四首之一》:「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箷x。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二:「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br />2.考慮可否而決定取舍?!秶Z。周語上》:「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紅樓夢》第一○回:「大家斟酌一個方兒,可用不可用,那時大爺再定奪?!?/div>
《國語辭典》:品題(品題)  拼音:pǐn tí
1.評論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 與韓荊州書:「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jīng)品題,便作佳士?!埂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缸詮亩畔壬环奉}之后,這些縉紳士大夫家筵席間,定要幾個梨園中人,雜坐衣冠隊中,說長道短,這個成何體統(tǒng)!」也作「題品」、「題評」。
2.部類的題目?!逗鬂h書。卷六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國語辭典》:位置  拼音:wèi zhì
1.地位、職位。如:「請你在公司里安排一個位置給他?!?br />2.所在的地方。如:「房子的位置,是在日月潭附近?!?/div>
《國語辭典》:商略  拼音:shāng lüè
1.討論、籌劃?!稌x書。卷四九。阮籍傳》:「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氣之術?!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nóng)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br />2.估計、料想。宋。黃庭堅 醇道得蛤蜊復索舜泉詩:「商略督郵風味惡,不堪持到蛤蜊前?!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4522' target='_blank'>陸游 雪后尋梅偶得絕句:「商略前身是飛燕,玉肌無粟立黃昏。」也作「商量」。
3.醞釀。宋。姜夔點絳唇。燕雁無心〉詞:「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挂沧鳌干塘俊?。
《國語辭典》:持衡  拼音:chí héng
1.以秤稱物。比喻公允的評量人才。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持衡留藻鑒,聽履上星辰?!?br />2.衡,北斗七星之一。持衡比喻掌握國家大權。宋。林逋 知縣李大博替詩:「相門如有相,他日愿持衡?!?/div>
《國語辭典》:持衡擁璇(持衡擁璇)  拼音:chí héng yǒng xuán
衡、璇,為北斗七星中的二顆星。「持衡擁璇」比喻執(zhí)掌國家的權柄?!侗饼R書。卷四。文宣帝紀》:「昔放勛馭世,沉璧屬子;重華握歷,持衡擁璇?!?/div>
《國語辭典》:刀尺  拼音:dāo chǐ
1.裁衣的剪刀及尺。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固?。杜甫 秋興詩八首之一:「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br />2.比喻進退人才。《晉書。卷六○。列傳。李含》:「臣雖無祁大夫之德,見含為騰所侮,謹表以聞,乞朝廷以時博議,無令騰得妄弄刀尺?!?/div>
《漢語大詞典》:藻鑒(藻鑑)
見“ 藻鑑 ”。
亦作“ 藻鑒 ”。
(1).品藻和鑒別(人才)。 唐 劉禹錫 《上門下武相公啟》:“藻鑒之下,難逃陋容?!?span id="pxfeoci" class="book">《剪燈馀話·瓊奴傳》:“特召二生,仍請前輩之善藻鑑者,使?jié)摳Q之。” 清 顧炎武 《挽殷公子岳》詩:“憶昔過從日,偏承藻鑑殊。”
(2).引申為擔任品評鑒別人才的職務。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書制》:“擢任藻鑑,旋職牢籠,材皆適宜,官無逋事?!?/div>
《國語辭典》:下下  拼音:xià xià
1.每一下。元。無名氏《藍釆和》第二折:「扣廳打四十,下下打著者?!?br />2.最下等?!稌?jīng)。禹貢》:「厥田惟下下,厥賦下上錯。」《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下下低愚者,詐現(xiàn)多求覓?!?/div>
《漢語大詞典》:否臧
(1).成敗;善惡;優(yōu)劣。否,惡;臧,善。《易·師》:“師出以律,否臧,兇?!?孔穎達 疏:“否謂破敗,臧謂有功?!?span id="vdretgx" class="book">《魏書·元子思傳》:“不付名至,否臧何驗?” 唐 白居易 《議兵策》:“議之者頗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為心賦》:“於是審民之好惡,察政之否臧。”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三年:“其兩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遷官之年月,責以供職之否臧?!?br />(2).品評,褒貶。舊唐書·鄭朗傳:“適來所記,無可否臧,見亦何爽?” 唐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詩:“千載有疑議,一言能否臧?!?宋 葉適 《題〈陳壽老文集〉后》:“審其所從,不求強同;貴其所與,毋為易得。趨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則何止於 建安 、 元祐 之文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