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2
典故
1
詞典
6
分類詞匯
25
共25,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纓索
蟬組
弁帶
簪組
玄武
華纓
垂纓
紳緌
纓紱
飾巾
纓緌
飛纓
玉纓
獵纓
羅纓
《漢語大詞典》:
纓索(纓索)
冠帶。
《
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
》
:“偶然風(fēng)吹燭滅,有一人從暗中牽美人之衣。美人扯斷了他繫冠的纓索,訴與 莊王 。”
分類:
冠帶
《漢語大詞典》:
蟬組(蟬組)
猶冠帶。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韋雍州致仕表》
:“陸離蟬組,照灼旛旗。”
分類:
冠帶
《漢語大詞典》:
弁帶(弁帶)
猶冠帶。帽子和衣帶。
《
魏書·東陽王丕傳
》
:“ 丕 雅愛本風(fēng)(按:指 鮮卑 俗),不達(dá)新式……至于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 丕 猶常服列在坐隅。晚乃稍加弁帶,而不能修飾容儀。”
分類:
冠帶
帽子
和衣
衣帶
《國語辭典》:
簪組(簪組)
拼音:
zān zǔ
古代官吏的冠飾。比喻做官。唐。柳宗元〈溪居〉詩:「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唐。劉禹錫〈
洛中初冬拜表有懷上京故人
〉詩:「省門簪組初成列,云路鴛鸞想退朝?!?/div>
分類:
冠簪
官宦
冠帶
《國語辭典》:
玄武
拼音:
xuán wǔ
1.北方的神,即今道教所奉祀的真武大帝,宋代因避諱改玄為真。又因其居北方,北方屬水,故一說為水神。《后漢書。卷二二。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固啤U聭烟?。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br />2.星座名。由位于北方的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宿組成。即今西洋的人馬、寶瓶、摩羯等星座。
分類:
道教
二十八宿
黑色
北方
龜
龜形
冠帶
軍旗
北面
玄武
七宿
標(biāo)志
后面
合體
軍陣
《漢語大詞典》:
華纓(華纓)
彩色的冠纓。古代仕宦者的冠帶。
《文選·鮑照〈詠史〉》
:“仕子彯華纓,游客竦輕轡。” 李善 注:“
《七啟》
曰:‘華組之纓。’” 宋 龔鼎臣
《
東原錄
》
:“紙尾勤勤問姓名,禁林依舊玷華纓,莫驚書録稱臣 向 ,便是當(dāng)年 劉更生 。” 明
高啟
《青丘子歌》
:“不慙被寬褐,不羨垂華纓?!?/div>
分類:
彩色
冠纓
仕宦
宦者
冠帶
《漢語大詞典》:
垂纓(垂纓)
垂下冠帶。古代臣下朝見君王時的裝束。后常借指出任官職。
《
管子·小匡
》
:“ 管仲 詘纓插衽,使人操斧而立其后。公辭斧三,然后退之。公曰:‘垂纓下衽,寡人將見?!?span id="zzxlytv" class="book">《
后漢書·章帝紀(jì)
》:“一人犯罪,禁至三屬,莫得垂纓仕宦王朝?!?晉
葛洪
《
抱樸子·嘉遯
》
:“普天率土,莫匪臣民,亦何必垂纓執(zhí)笏者為是,而樂飢衡門者可非乎?” 唐
錢起
《夕發(fā)箭場巖下作》
詩:“懿爾青云士,垂纓朝鳳闕?!?/div>
分類:
垂下
冠帶
臣下
朝見
君王
王時
裝束
《漢語大詞典》:
紳緌(紳緌)
紳,大帶;緌,冠帶之末梢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職的人。 宋
陸游
《光宗冊寶賀太皇太后箋》
:“紳緌雜遝,遙瞻濟濟之賀班?!?宋
陸游
《謝洪丞相啟》
:“嘗厠跡于紳緌?!?/div>
分類:
大帶
冠帶
末梢
下垂
官職
《漢語大詞典》:
纓紱(纓紱)
亦作“ 纓黻 ”。
(1).冠帶與印綬。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二》
:“珩珮流響,纓紱有容?!?span id="lvwpydf" class="book">《
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 彥和 、 季豫 等年在沖蒙,早此纓紱?!?唐
孟浩然
《宿天臺桐柏觀》
詩:“愿言解纓紱,從登去煩惱。”
《資治通鑒·唐高宗永徽六年》
:“ 武氏 門著勛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重椒闈。” 明
張居正
《七賢詠·王安豐》
:“雖有纓紱累,終知世網(wǎng)疏?!?br />(2).比喻世俗的束縛。
《莊子·逍遙游》
“綽約若處子” 晉 郭象 注:“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div>
分類:
冠帶
世俗
印綬
束縛
官位
《漢語大詞典》:
飾巾(飾巾)
(1).以幅巾裹頭。謂不加冠冕。
《
后漢書·趙咨傳
》
:“太尉 楊賜 特辟,使飾巾出入,請與講議。” 李賢 注:“飾巾,以幅巾為首飾,不加冠冕。”
(2).謂不冠帶,隱居賦閑。 漢
蔡邕
《陳太丘碑》
:“大將軍 何公 、司徒 袁公 前后招辟……先生( 陳寔 )曰:‘絶望已久,飾巾待期而已?!运觳恢痢!?span id="wnwueow" class="book">《
后漢書·陳寔傳
》:“大將軍 何進 、司徒 袁隗 遣人敦 寔 ,欲特表以不次之位。 寔 乃謝使者曰:‘ 寔 久絶人事,飾巾待終而已?!?br />(3).婉詞。指死亡。上古人死時不冠而裹巾。見
《
儀禮·士喪禮
》
。 清 趙翼
《挽唐再可》
詩:“方當(dāng)享大耋,光景日正午。何期遽飾巾,霞飛倏羽化。”
分類:
婉詞
巾裹
冠帶
裹頭
死
隱居
賦閑
加冠
冠冕
《漢語大詞典》:
纓緌(纓緌)
亦作“ 纓綏 ”。 冠帶與冠飾。亦借指官位或有聲望的士大夫。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
:“于時纓緌之徒,紳珮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聲而響和者,猶百川之歸巨海,鱗介之宗龜龍也?!?晉
張華
《答何劭》
詩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纓緌為徽纆,文憲焉可踰。”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
:“明質(zhì)鶩高景,飄颻服纓綏?!?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一》
:“兩堦騰肆樂之懽,四海慶寢兵之候,纓緌畢集,玉帛交陳。” 清
唐孫華
《送門人時期五貢入太學(xué)》
詩:“邑中惡子任猖狂,往往纓緌被蹂躪?!?/div>
分類:
冠帶
冠飾
官位
或有
有聲
聲望
士大夫
《漢語大詞典》:
飛纓(飛纓)
(1).飄散著冠帶。形容匆忙。 南朝 齊
謝朓
《永明樂》
詩之九:“飛纓入華殿,屣步出重宮。”
(2).飄著的冠帶。 唐
李百藥
《笙賦》
:“拂長袖而善留,絶飛纓以爭眄。”
分類:
飄散
冠帶
匆忙
《漢語大詞典》:
玉纓(玉纓)
以玉為飾的冠帶。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
:“初, 楚 子玉 自為瓊弁玉纓,未之服也?!?漢
張衡
《西京賦》
:“璿弁玉纓,遺光儵爚。” 唐
楊衡
《白纻歌》
之一:“玉纓翠珮雜輕羅,香汗微漬朱顏酡?!?/div>
分類:
冠帶
《漢語大詞典》:
獵纓(獵纓)
收攬冠帶,表示恭敬嚴(yán)肅。
《
史記·日者列傳
》
:“ 宋忠 、 賈誼 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司馬貞 索隱:“獵猶攬也。攬其冠纓而正其衣襟,謂變而自飾也。” 康有為
《〈禮運注〉敘》
:“ 康有為 乃獵纓敷衽而正言。”
分類:
收攬
冠帶
恭敬
嚴(yán)肅
《國語辭典》:
羅纓(羅纓)
拼音:
luó yīng
系結(jié)玉佩的絲帶。三國魏。
繁欽
〈
定情
〉詩:「何以結(jié)恩情?佩玉綴羅纓?!谷龂?。
曹丕
〈
于譙作
〉詩:「羅纓從風(fēng)飛,長劍自低昂?!?/div>
分類:
冠帶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