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俯 → 俛俯”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27,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僶俛
起倒
道引
巢書
轉杯
揖游
偃佒
陽筊
前合后偃
導引胎息
卬曲
柸珓
《漢語大詞典》:僶俛
(1).亦作“ 僶勉 ”。努力,勤奮。 漢 賈誼 新書·勸學:“然則 舜 僶俛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span id="uqs00yg" class="book">《晉書·阮孚傳》:“臣僶勉從事,不敢有言。” 唐 張鷟 游仙窟:“僶勉王事,豈敢辭勞!” 宋 王安石 《謝提轉啟》:“聞先子之緒餘,慕古人之名節(jié),僶俛仕宦,聊盡為貧之謀?!?br />(2).勉強。文選·陸機〈文賦〉:“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 李善 注:“僶俛,由勉強也?!?唐 白居易 《為宰相謝官表為微之作》:“微臣自知才用亦遠不及 元崇 ,若又僶俛安懷,因循保位,不惟恩德是負,實亦軍國可憂?!?br />(1).須臾,頃刻。文選·顏延之〈秋胡詩〉:“孰知寒暑積,僶俛見榮枯?!?呂向 注:“僶俛,猶須臾也?!?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數(shù)輩慙沮,僶俛而去。”
(2).俯仰,隨俗沉浮。《文選·阮籍〈詠懷詩〉》之十六:“捷徑從狹路,僶俛趨荒淫?!?張銑 注:“僶俛,亦俯仰也。”
《國語辭典》:起倒  拼音:qǐ dǎo
1.抬舉。《西游記》第二○回:「你識起倒,回去罷!不然,拿住你,一齊湊吃,卻不是『買一個又饒一個』?」
2.主意?!抖膛陌阁@奇》卷六:「正在沒些起倒之際,只見一個管門的老蒼頭走出來。」
《國語辭典》:道引  拼音:dào yǐn
道家的養(yǎng)生法?!稘h書。卷四○。張良傳》:「良從入關,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閉門不出歲馀?!挂沧鳌笇б?。
《漢語大詞典》:巢書(巢書)
宋 陸游 晚年,書室狹小,俯仰四顧,亂書圍之,如積槁枝,故名其室曰“書巢”。事載 宋 陸游 《書巢記》。后因以“巢書”指埋身在四壁圖書的居室之中。 清 錢謙益 《橫山題江道闇蝶庵》詩:“疏丘架壑置柴關,冢筆巢書斷往還。”
《漢語大詞典》:轉杯(轉杯)
謂杯珓轉動,落地出現(xiàn)俯仰,據(jù)以斷吉兇。杯,指杯珓,卜具。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靠杯多拋,必有轉杯,豈得借此傳言而令人心生疑惑乎?”
《漢語大詞典》:揖游(揖遊)
古代行禮時依禮儀進退俯仰。禮記·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應唯,敬對,進退周旋慎齊,升降出入揖游?!?郝懿行 箋引 陳選 曰:“揖,謂進而前,其身略俯如揖也;游,揚也,謂退而后,其身微仰而揚也?!?清 劉大櫆 《鄉(xiāng)飲賓方君墓志銘》:“為童子時,應對長者,言詞多明辯,揖游皆中程度。”
《國語辭典》:偃佒  拼音:yǎn yāng
俯仰從人。《莊子。列御寇》:「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div>
《漢語大詞典》:陽筊(陽筊)
筊,竹制的杯珓。舊時用作占卜之具。擲地視其俯仰,以占吉兇。雙仰面的為陽筊,與雙俯身的陰筊相對。 沈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把犯人牽到 天王廟 大殿前院坪里,在神前擲竹筊,一仰一覆的順筊,開釋。雙仰的陽筊,開釋。雙覆的陰筊,殺頭?!?/div>
《國語辭典》:前合后偃(前合后偃)  拼音:qián hé hòu yǎn
身體前后俯仰晃動,站立不穩(wěn)的樣子。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前合后偃。」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又道我是鬼魂兒在眼邊,唬的他對面無言,有似風顛,驚急力前合后偃?!?/div>
《國語辭典》:導引胎息(導引胎息)  拼音:dǎo yǐn tāi xí
導引,一種運用俯仰、屈伸筋骨、關節(jié),以及呼吸調息等各種運動,使身體血氣暢通舒適,以促進健康的養(yǎng)生術。胎息,不以口鼻噓吸,如在胎中。導引胎息指古代道家的養(yǎng)生方法。《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導引胎息,謂道士之修持?!挂卜Q為「導引之術」。
《漢語大詞典》:卬曲
俯仰,高低。猶言無論怎樣。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蘇秦自趙獻書于齊王章(一)》:“ 燕王 甚兌(悅),其於 齊 循善。事卬曲盡從王,王堅 三晉 亦從王,王取 秦 楚 亦從王。”
《漢語大詞典》:柸珓
占卜用具。卜時以兩蚌殼投空擲地,觀其俯仰,以斷休咎。后亦用竹或木,削如蛤形,中分為二代之。朱子語類卷七一:“據(jù)諸爻名義,合作無望,不知 孔子 何故説歸無妄人之卜筮,如決柸珓,如此則吉,如此則兇。柸珓又何嘗有許多道理。”參閱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