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585七絶 12110五律 13427七律 15415五排 686七排 74 1305四言 155六言 203古體 4192樂府 192 15 182 20辭賦 14琴操 5 41其他 213聯(lián) 299
共182,分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呂巖 798 - ? 一首
居遁 835 - 923 四首
龐蘊 二首
慧光 一首
景岑 一首
神祿 872 - 976 一首
道世 一首
范成大 1126 - 1193 一首
何師韞 一首
孫覿 1081 - 1169 一首
樓鑰 1137 - 1213 二首
諸葛賡 993 - 1077 一首
趙炅 939 - 997 一首
釋義青 1032 - 1083 三首
釋了樸 一首
釋了演 一首
釋了璨 一首
釋克勤 1063 - 1135 一首
釋印肅 1115 - 1169 二十四首
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后,始覺從前錯用心。
掃地煎茶及針把,更無馀事可留心。
山門有路人皆到(斯二一六五卷作「去」),我戶無門那畔尋?
尋牛須訪跡,學(xué)道訪無心。
跡在牛還在,無心道易尋。
十月夜明深,山寒冷徹心。
棄緣求大道,一衲更無衾。
體得如來意,知無寒暑侵。
悟無成佛者,一一盡無心。
孫兒正啼哭,母言來與金。
捻他黃葉把,便是正聲音。
二乘皆曰不堪任,上士之人智慧深。
欲得神通等居士,無過無物總無心。
心靜愁難入,無憂禍不侵。
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見《祖堂集》卷九。)。
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
迷者迷心為眾色(《宗鏡錄》作「剎」),悟時剎海是真心。
身界二塵無實性,分明達(dá)此號知音。
⑴ 《景德傳燈錄》作「境」
⑵ 《宗鏡錄》、《景德傳燈錄》作「相」
⑶ 《祖堂集》卷十七、《宗鏡錄》卷九八、《景德傳燈錄》卷十。
吳越 · 神祿
蕭然獨處意沉吟,誰信無弦發(fā)妙音。
終日法堂惟靜坐,更無人問本來心。
⑴ 見《五燈會元》卷八、《全閩詩話》卷十二引《閩書》。
六情無福志,四攝啟幽心。
儉約避人物,偃息慕山林。
曲??停騶響,交枝落慢陰。
池臺聚凍雪,檐牖參歸禽。
石來無新故,峰形詎古今。
大車何杳杳,奔馬送骎骎。
何以修六念,虔誠枉一音。
未泛慈舟寶,徒勞抒海深(見同書卷五九《儉約篇》。)。
病中三偈 其二 (1152年5月) 南宋 · 范成大
一交銷取萬黃金,將病求醫(yī)在用心。
化盡此身成藥樹,不妨栽得病根深。
片石亡來歲月深,昔時來覓到如今。
誰知只在家山里,枉費工夫別處尋(清饒昌胤康熙《撫州府志》卷二五)
月標(biāo)指上自見,珠系衣中可尋。
卷去與人遮眼,卻來問佛徵心。
莫把資深兩處尋,此心心外更無心。
道人欲問資深話,自得元無古與今。
按:《攻愧集》卷八一。
紹興二十四年,伯父帥維揚,時在郡齋見所與心聞一偈。慶元六年,昕老示及真跡,恍如隔世,敬次舊韻。
法器何妨待晚成,一朝點鐵便成金。
拽開鼻孔力無限,坐斷舌頭功更深。
揚子江頭言在耳,靈山會上笑傳心。
自憐鈍置無香氣,四十年來只似今。
按:《攻愧集》卷八一。
北宋 · 諸葛賡
① 按:《曲阿詩綜》卷六題作臨終,并有注云,君俞年八十有五,無疾而卒,卒之日,大書于壁云云。
上天下地極高深,幻化無蹤何處尋。
山靜白云歸洞口,水清明月落波心(宋《京口耆舊傳》卷三)。
會解垂要理,真詮羨非深。
意大誰教指,因緣善歸心。
⑴ 原注:佛垂至教,要利群生。演大義之甚深,普令悟解;顯二邊之非理,契會真常。
⑵ 原注:賢愚雖異,皆羨真詮。智若非深,豈能達(dá)解。
⑶ 原注:教旨廣太,意趣難思。唯獨如來,誰能指示。
⑷ 原注:如來指因緣之道,應(yīng)群機渴仰之心。令歸十善之門,漸契一乘之理。
石龜語話是誰聞(原注:徒勞側(cè)耳。),無耳髑髏夜聽深(原注:不得妄傅消息。)。
天曉便藏?zé)o影樹(原注:根非生下土。),太陽雖照不能尋(原注:葉不墜秋風(fēng)。)
野火燒時越轉(zhuǎn)新(原注:是真難滅。),至今煙焰雨難霖(原注:豈容近傍。)
旱地紅蓮遮日月(原注,不藉三光勢。),無根樹長翠成陰(原注:能分萬國春。)。
溈山問處少知音(原注:人不得貌相,海不得斗量。),插地酬時佛祖沉。
踏倒玄沙傍不肯(原注:見義不為無勇也。),免教蒼翠帶春深(原注:懊惱阇黎齋后鐘。)。
⑴ 原注: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酷暑如焚不易禁,炎炎赫赫欲流金。
夜明簾外無人到,靈木超然轉(zhuǎn)綠陰。
二祖無端向少林,庭前立雪到腰深。
直饒覓得心無有,未免全身被陸沉(《頌古聯(lián)珠通集》卷七)。
宋 · 釋了璨
重陽九是菊華新,一句明明亙古今。
楊廣橐駝無覓處,夜來足跡在松陰(《嘉泰普燈錄》卷一六)。
古佛有通津,當(dāng)陽亙古今。
懸崖能撒手,一語直千金。
佛共眾生只此心,悟迷不間古同今。
千名萬字何交涉,達(dá)法圓光許一針(心)。
里許若無這個,何為古佛傳心。
我體不空無住,用時越古超今。
會看木人牽鋸,始令石女穿針(佛)。
三乘分別強安名,憫念群生習(xí)氣深。
寶所到時城假化,何曾動步早觀音。
議得無心達(dá)有心,識心三界自平沉。
可憐迷望無心者,只道無心境不侵。
一心圓持種種心,信心諸境絕追尋。
此中無分應(yīng)難到,便好回光免陸沉。
百丈孤云入道林,真如不動意難尋。
道人相見非來往,語默全彰亙古今。
近日廬陵親得價,一時分付老婆心。
曾無一法侵,心外更無心。
月冷空當(dāng)午,松寒露滿襟。
清凈自生心,心生三界沈。
若心生住相,依舊入稠林。
非身大莫尋,日落隔天陰。
露柱侵云漢,井是丈三深。
承佛記堪任,情忘境自沉。
解吹無孔笛,彈得沒弦琴。
眾生種性深,安可類圓心。
妄迷塵數(shù)業(yè),三界自漂沉。
不可得三心,圓光得一尋。
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
潭容萬像沉,識水悟心深。
堂堂空界月,癡猿徹夜尋。
明月尚孤吟,松風(fēng)似海音。
??萁K見底,人死不知心。
當(dāng)無斷滅心,休將聞見尋。
一念無思體,圓通妙智音。
境上絕追尋,見境便生心。
踢倒凈瓶了,溈山創(chuàng)佛林。
七寶豈齊經(jīng),福多不離心。
心心心是佛,何處更堪尋。
難保歲寒心,至道只如今。
知命愁難入,無私禍不侵。
欽聞如是經(jīng),遍吉示知音。
天上及地下,盡屬法王心。
焦琴月下聽,露柱卻知音。
世人應(yīng)不會,側(cè)耳立松陰。
迷悟是誰先起立,忘軀失命老婆心。
東西豈離摩耶腹,南北彌綸針不任。
徹見無私欲度人,如張羅網(wǎng)罩飛禽。
千萬之中不得一,好申供養(yǎng)老婆心。
麟德殿光充六合,君臣和會少知音。
老婆饒舌重重舉,杜口難開意氣深。
直入孤峰意甚深,相逢道伴少知音。
無物堪比龐居士,分明解聽沒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