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乙巳年 六月廿八選擇其它日期

生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1—1152 【介紹】: 宋吳郡人,字原仲?;兆谛湍┭a太學(xué)錄。金兵陷汴京,愿奔濟州。高宗立,以秦檜薦,為樞密院編修官。登紹興二年進士第。檜擅權(quán),召為秘書丞,愿一意迎合,相與攻劾高閌、李光、文會等人,累遷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罷提舉太平觀。官終知建康府。
全宋詩
楊愿(一一○六~一一八四),字謹仲,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年五十馀方入官,歷縣主簿、郡博士(《文忠集》卷五二《楊謹仲詩集序》),由吉州州學(xué)教授召主管車輅院,旋奉祠歸(《文忠集》卷一九《跋楊愿與王伯芻詩》)。孝宗淳熙十一年卒(《文忠集》卷四七《跋老泉所作楊少卿墓文》),年七十九(《楊謹仲詩集序》)。有《壽岡集》,已佚。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二六三
楊愿(一一○一——一一五二),字原仲,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宣和末補太學(xué)錄。高宗即位,授修職郎,御營司辟機宜文字。為樞密院編修官。登紹興二年進士第。遷計議官。主管崇道觀,復(fù)除秘書郎,通判明州。召為秘書丞,以諂事秦檜,累遷起居舍人兼權(quán)中書舍人,給事中。十四年為御史中丞,尋擢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次年罷,提舉太平觀。又三年,起知宣州,移建康府。紹興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二。見《宋史》卷三八○本傳。
已收作品 3 首,瀏覽全部作品
與王伯芻 其一 宋 · 楊愿
七言絕句
冷官廳事客來稀,種綠陰陰結(jié)夏帷。
忽得君詩愜人意,陶家風(fēng)到北窗時。
忌日

人物簡介

維基
劉沖(?—91年),《后漢書·孝和孝殤帝紀》作劉種,中國東漢宗室,阜陵殤王。漢光武帝與郭圣通之孫,阜陵質(zhì)王劉延之子。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嗣位阜陵王。永元三年(91年)六月辛丑,劉沖薨。
莫彥逵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馀姚人,字叔達。

人物簡介

大明高僧傳·卷第二 解義篇第二之二
釋英辯號普覺。俗姓趙。垂髫為驅(qū)烏沙彌。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傳于柏林潭法師之學(xué)。未三?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聲馳四表。摧伏異見樹正法幢。辯之資性真純?nèi)缬窈?。不加雕繪人愛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為無佛世之佛也。每得襯幣悉以創(chuàng)梵剎食僧伽施貧乏。元世祖聞其高風(fēng)降旨旌異。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無疾辭眾坐寂。煥異景于易簀之夕。標于跡于火葬之馀。塔于普覺寺之后。閱世六十有八。臘六十有一。
補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英辯。姓趙氏。七歲從師具戒。二十五。依柏林潭公習(xí)教。為慈恩宗主。所至以傳持為務(wù)。師為性。真純?nèi)缑烙窈?。雖不加雕繪。而人自愛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人謂。無佛之世。足為佛也。每得錢弊。悉以創(chuàng)佛祠。食守道之侶。故君子高其風(fēng)。而從化者眾。年六十有八。以延祐元年六月。終于景福寺煥異景。于易簀之夕。標奇跡。于火葬之馀。塔于普覺寺之后。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二
釋英辯,號普覺,俗姓趙。垂髫為驅(qū)烏沙彌,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學(xué)于柏林潭,才三?,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聲馳四表,推伏異見,樹正法幢。英辯資性真純,如玉含璞,不加雕繪,人愛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展敬,以為無佛世之佛也。每得襯幣,悉刱梵剎,食僧伽,施貧乏。元世祖聞其高風(fēng),降旨旌異。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無疾辭眾坐寂,塔于普覺寺后,年六十有八,臘六十有一。